从模考到高考,如何让模考效果更加有效?技巧和方法来了!

2023-02-27

据了解,每年高考都有一部分发挥失常的同学,而这些同学中又有40%的人是因为不适应考场环境而出现了紧张、过于激动,甚至无意识作弊等问题,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平时的模考中尽量提升高考考场的“沉浸式体验”。




模拟考试有多重要


1.模拟考试最大意义在于找出自己复习的漏洞,以便补救。


模拟考试在形式和题量上接近高考,又充分考虑到新教材的特点,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前一段复习内容的检测。通过模拟考试,学生在学习中的弱点和不足以及自己复习的漏洞清楚地表现出来,从而得到及时补救。同时同学们可以继续把错题整理出来,经常翻翻看看,从而有效地防止“一错再错”的现象。


2.锻炼同学的考试心理,训练学生快速进入考试状态。


高考的最佳心理状态是紧张中有乐观,压力下有自信,平静中有兴奋。适度的紧张也是十分必要的,可以防止麻痹大意。认真考试,就能锻炼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,缓解对高考的神秘感,做到把模拟考试等同于高考,视高考如同模拟考试。


3.训练同学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,积累考试经验。


模拟考试可以训练答题时间和速度。高考不仅是知识和水平的竞争,也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,可以说每分每秒都是成绩。同学们可以在考前大致规划一下各科题型的时间分配,特别是综合科各科的时间分配,借模拟考试检验能否真正落实。


其次训练答卷的规范化。比如答题卡涂抹中出现的问题:A.涂卡不规范:不满格、超界、连涂、太轻、不均匀、涂成圆点;B.漏涂(不会做也要涂上。否则可能没有回头的时间;C.涂错位:一错百错,后果严重。。所以,在涂写答案卡时,对准题号不错位;涂写不能太轻、太细,或涂写不均匀,黑度差别太大;或连涂、斜涂、偏涂等都会失分。


4.帮助学生正确评估自己。


高考是一种选拨性考试,目的是排序和择优,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。因此,模拟考试以后,同学们要想法了解自己的成绩在整体中的位置。无论题目难易,分数高低,只要自己的名次位置和平时的学习情况一致,就算正常发挥了,如果是下降了,就要查找一下原因,采取相应的对策。




如何提前适应高考做题节奏

一方面,我们可以在平时的练习中,模拟高考做题节奏。比如在上午的9:00至11:30,就做一套语文真题,下午15:00至17:00就做数学的,其他科目同理。


另一方面,做题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分配(以下只是以新高考卷Ⅰ卷题型为例,具体情况请以本省考试题型为准)


01 语文图片


02 数学图片


03 英语图片


04 物理


新高考物理如果时间进行平均分配,每道题分到的时间不足5分钟,精确来算也就是4.6875分钟。


而物理试题从审题到提取主要信息,到找到解题思路,然后列公式计算求解,1道题平均4.6875分钟肯定非常的紧张,那么就必须要压缩选择题的答题时间。


计算题的第2道,也就是所谓的物理压轴题,需要做答15到20分钟;实验题2道需要花费15分钟,按最少时间算这就是30分钟;选修题也需要花费15分钟,这样加起来就是45分钟。


70分钟减去45分钟,还剩30分钟,做10道选择题,那么平均完成每一道选择题时间仅有3分钟。审题理解题意提取关键信息需要一分钟,这就要求剩余两分钟必须找出思路计算出正确结果。


选择题的试卷安排是由易到难,前5道题通常难度不大,争取每道题2分钟之内解决,越快越好,后面2道单选以及3道多选,难度会有提升,做题时要掐住手表,必须30分钟之内做完。


千万不要在选择题上花费太多时间,如果超过40分钟,后面的答题心态就会发生变化,难免会变得慌乱,没有那么从容。


05 历史、地理、政治、生物、化学


先选择题再大题,从易到难迅速完成。




考场上容易焦虑怎么办


当我们对考试过度的重视、过度的关注,往往就会给自己带来比较高的焦虑情绪。有些学生会出现紧张、忧虑、记忆力差、没有自信等情况,甚至出现过度紧张而大脑一片空白、思维停滞,自己过去学的东西全部都忘掉了,现在也没办法去思考了等情况。


以下提供几个小技巧:


01整体认知


考试焦虑通常是指向对考试不良结果的一个担忧,就是你的整个思维陷入对考试不良后果的一个预期。你越担忧考得不好越去幻想各种坏的考试后果,那么你很多精力和时间都会浪费在这种思维反刍当中,就会占用你大脑的一部分认知资源,就让你没法把大脑所有资源投入到学习或者应付考试当中,就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学习。而且你老是想那些让你焦虑的东西,让大脑能量耗竭,脑子累了,便会出现记忆力差,思维停滞的情况。只有我们改变自己的整个认知,停止对不确定的考试结果作消极的预判,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学习任务和计划上来,可以给自己制定一天的学习计划,保证每天完成计划内容。这样做你根本没有时间想其他事情了。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个很好的结果。


02 情绪稳定化


当你的日常作息制定能够保持稳定的时候,这种稳定的框架也会给你一种稳定感。我们按照一贯的节奏,该睡觉睡觉,该吃饭吃饭。同样,我们跟着老师或者自己的惯常节奏,该刷题去刷题,该背书去背书。当我们保持一定的规律在稳定有序的推进时,心情也随之逐渐稳定下来。


03专注的方法

让自己聚焦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要做什么,然后去好好完成它。但是,在这个之前,我们先要明确学习的最本源目的是掌握目前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,再确定考试的目的是用来检查我们的学习成果。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没能掌握好知识,那我们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就要增加努力的程度,比如,调整或者改进我们的学习方法,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。当我们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学习活动上,就很容易体验到一种心流的状态,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。


04 放松小技巧


人在焦虑的时候,身体的交感神经会启动,可能会出现手心出汗,手抖、心跳加速,大脑一片空白的状态。生理问题用生理解决,我们深呼吸,双手捏捏手,用力捏紧握拳——放松打开手——再用力——再放松,反复几次,自然让身体的觉醒程度降低,活化副交感神经,你就慢慢地冷静下来了。


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心理学上经常用的“呼吸减压方法”。

让身体放松下来,用鼻子吸气,用嘴吐气呼出。呼气的时间大约是吸气时间的两倍,也就是经常说的慢呼气。姿势以坐姿为例,腰背挺直,双手自然放在双腿上,慢慢闭上双眼,用力深深吸入一口气,气息要吸满,不要着急吐气,让气息慢慢进入腹部,屏住呼吸3-5秒,匀速缓慢呼出。深吸气、慢呼气15-20次。




05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


人的一生是一场持续的马拉松,检验自己的时间还很长。如果你用一次考试来定义你的整个人生的输与赢、成与败,相当用100米短跑的 12秒50与42.195公里马拉松的6小时做比较一样,非常不合理。


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评论...
自由容器
自由容器